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20本亚马逊书店的畅销书-谈白藜芦醇
您可能已经听过很多有关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可以预防心脏疾病的消息。而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也将节录了一些知名作者的著作,让您多加认识白藜芦醇的效用。这里每一本都是亚马逊书店的畅销书, 具有公信力.
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是世界上含有最多白藜芦醇的一种中药 (实际上是一种野草)。这种在红酒中也有发现的植物化学物质因为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而声名大噪。已经有一项大型的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以抵抗癌症、炎症及心脏疾病等病症。并且还可以抑止炎症因子及环氧化酵素二型 (COX-2) 活化,以防止及减缓乳癌恶化。而白藜芦醇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
《前列腺、性欲与生活》(Your Prostate, Your Libido, Your Life),詹姆士俄契尔葛罗素 (James Occhiogrosso, N.D.)
白酒中也有白藜芦醇,但是因为其在制作过程前期就已经去掉了种子及外皮而大幅降低了含量。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非常有益于防止体内的有害物质攻击健康的细胞。其抗氧化特性也可预防心脏疾病及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肺部组织发炎的情况。
《地球上最健康的 150 种食材》(The 150 Healthiest Foods on Earth: The Surprising, Unbiased Truth About What You Should Eat and Why),强尼包登 / 中文版
白藜芦醇能够转换由肿瘤促进因子引发的间隙接合功能抑制作用。而红酒中的酚类反式白藜芦醇及檞皮素则可以防止人体血小板凝集与类花生酸合成 (Eicosanoid Synthesis),显示其能够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CHD)。
《执业医师营养补充品指南》(PDR for Nutritional Supplements),薛尔登萨韩德勒 、大卫洛维克
葡萄藤等植物在受到病原体侵害的时候会制造一种称作类二苯乙烯 (Stilbene-Type) 的植物干扰素 (Phytoalexin) ─ 白藜芦醇。这种化合物似乎是葡萄藤具有保健作用的因素之一,而目前已知其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俗称“法国矛盾”),民俗疗法很早就已经熟识此用途。临床实验也已经证实,从红酒中分离出来的白藜芦醇有益于抵抗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药用植物手册》(Handbook of Medicinal Plants),阿玛吉特巴斯拉
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葡萄中含有一种称作白藜芦醇的抗真菌化合物。它能降低老鼠体内的胆固醇,而且对于人体似乎也有同样的效果。自此,伊利诺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约翰裴苏托博士的带领之下发现了有关白藜芦醇的最新资讯。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以透过两种重要的方式预防心脏疾病。第一,它能防止会导致心脏病及中风的血栓。
《营养补充品盛典》(Earl Mindell’s Supplement Bibl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Hundreds of NEW Natural Products that Will Help You Live Longer, Look Better, Stay Healthier, … and Much More!),艾尔敏德尔
初步的研究发现,饮用含有白藜芦醇的红酒能降低死于心脏疾病的风险。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白藜芦醇对于血小板的作用及抗氧化特性可能就是防止红酒氧化的关键。有关白藜芦醇的研究还停留在非常初步的阶段,而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营养品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天然药方》(The Natural Pharmacy: Complete A-Z Reference to Natural Treatments for Common Health Conditions),艾伦盖比、强纳生莱特、佛勒斯巴兹、瑞奇契斯特、乔治康士坦丁、琳妮雅汤普森
最近刊载于《生物化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一种称作白藜芦醇的葡萄化合物对于关节炎、心脏疾病、癌症及甚至阿兹海默症的防治可能比阿斯匹灵等药物还要有效。这种化合物可以完全抑止促成这些疾病的毒素反应。此外,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也是居住在以新鲜葡萄为食的地区的人之所以比较不容易罹患心脏疾病及癌症的原因。
《卡斯英格拉姆博士的救命疗法》(Dr. Cass Ingram’s Lifesaving Cures),卡斯英格拉姆
癌症:植物化学物质白藜芦醇在开心果中的含量仅次于葡萄酒。这种物质可能可以有效地抵抗癌症及心脏疾病。心脏健康:因为开心果含有有益心脏健康的“四大成分” ─ 大量的植物固醇 (每 100 公克就含有 279 毫克)、γ-生育酚 (Gamma Tocopherol)、精氨酸 (Arginine) 及单元不饱和脂肪 (Monounsaturated Fat) ─ 所以是非常有益健康的零食,有助于抵抗心脏疾病及改善血液循环。
《101 种救命食材》(101 Foods That Could Save Your Life!),大卫葛洛托
研究上已经证实饮用富含白藜芦醇及黄酮类物质 (Flavonoid) 的红酒可以大幅降低罹患心脏疾病的机率,因为这些抗氧化物质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作“法国矛盾”。心脏学家也建议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每天饮用一杯红酒。另外还有称作考布它丁 (Combretastatin) 的类二苯乙烯化合物 (Stilbenoid) 也相当受到关注。
《基础药学及植物疗法》(Fundamentals of Pharmacognosy and Phytotherapy),麦可韩瑞奇、乔安邦斯、西蒙吉本斯 、伊莉莎白威廉森
如果你正在寻找像抗氧化物一样可以对抗心脏疾病的植物雌激素 - 白藜芦醇,花生学院表示只要一把花生就够了。他们表示 1 盎司的花生所含的白藜芦醇与 2 英磅的葡萄一样多。但是你的腰围怎么办?即使花生的脂肪有益心脏健康,热量却很高。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因此放弃这些爽口的零嘴。除了丰富的蛋白质及纤维之外,它们还可以提供充沛的能量。
《食物疗法》[Eat and Heal (Foods That Can Prevent or Cure Many Common Ailments)],FC&A 编辑群
红酒也含有许多酚类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白藜芦醇及檞皮素。它们可以转换基因表现 及增强表型表现,防止会造成心脏疾病的血栓。最近也盛传白藜芦醇具有类似热量限制作用 的抗老效果。但是红酒还是有酒精的负面影响。酒精会解除及破坏健康的基因表现,尤其是神经递质系统及体内其它系统。
《精神营养素》(Spiritual Nutrition: Six Foundations for Spiritual Life and the Awakening of Kundalini),加布里尔库森斯医生
葡萄籽也含有原花青素 (Proanthocyanidin, PCO),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神奇药物,冠心病患者应该多加食用。
《天然保健妙方》(Natural Health Solutions),麦可亚当斯
这些好处似乎与酒精中发现的多酚化合物有关,如红酒中的檞皮素及白藜芦醇等黄酮类物质。大部分的专家实际上也都同意红酒可能是“最健康”的酒精饮料 (由于葡萄皮上的多酚含量及种类),但是其实只要适量地饮酒就能降低血液中的不良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及增加优良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HDL)],而达到有效抵抗冠心病的作用。问题是如果不喜欢喝酒怎么办?
《食物圣典》(The Food Bible),茱蒂威尔斯
克里西博士表示,1 英磅的葡萄所含的白藜芦醇含量即相当于 2 杯红酒。定时饮用红酒 (特别是用餐的时候) 似乎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而达到预防心脏疾病的作用。过量饮酒或是酗酒则会促成血栓及增加心血管的伤害。用餐时饮用红酒非常有用,这么做可以直接消抵掉食物中会促成血栓的因子。喝茶就能拥有健康的动脉:喝茶可以让你的动脉充满抗血栓因子。
《神奇的食疗》(Food Your Miracle Medicine),尚卡普
流行病学方面的试管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除了可以抵抗动脉硬化之外,还可能有增强免疫系统及抗癌的功效。而人体实验由于过程简短而且设计不良,目前还无法得到结论。流行病学的资料一直都显示适量地饮用红酒可以降低冠心病致死及发病的机率。
《执业医师营养补充品指南》,薛尔登萨韩德勒、大卫洛维克
试管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多酚与常见的抗血小板凝集、消炎及抗氧化作用有部分的关连性。有些实验也显示,比起其它酒精饮料,红酒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风险因子。
《执业医师营养补充品指南》,薛尔登萨韩德勒、大卫洛维克
这些保护心脏的酚类化合物 (Phenol) 有黄酮、白藜芦醇及姜黄素。每天 25 毫升的橄榄油已经证实可以减少脂质受到的氧化伤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及增进谷胱甘肽的平衡,而达到降低血脂及心血管风险因子的作用。为了保护心血管健康,人们应该避免食用氢化油 (一种由不饱和的油所制成的饱和脂肪)。氢化油会增加 LDL 的含量,减少 HDL 的保护作用而提高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女性天然药方大全》(Women’s Encyclopedia of Natural Medicine: Alternative Therapies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Total Health and Wellness),托里哈德森
葡萄酒富含两种非常重要的抗癌物质 ─ 原花青素及白藜芦醇。尽管吸烟不是一种饮食,饮食却常与之有关。这边就不再强调吸烟的有害影响及其与癌症及心脏疾病的关连性。无数的研究已经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还容易罹患肺癌、膀胱癌、食道癌、胃癌及胰脏癌。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罹患肺癌的比率是 13.6。
《中药疗法及癌症》(Herbal Medicine, Healing and Cancer: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小唐纳德杨斯、阿尔林范伦汀
酿酒的发酵过程会将有益的抗氧化营养素,如白藜芦醇及檞皮素等从葡萄皮中粹取出来,而装瓶的过程则会进一步将萃取物保存在黑暗密闭的容器中。见识一下红酒的功效有多么强大。饮用红酒的法国人食用的牛油及猪油分别是美国人的 3.8 倍及 2.8 倍,而且血清胆固醇 的浓度及血压也比较高,但是死于冠心病的机率却少了 2.5 倍。
《不再害怕癌症》(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Cancer Anymore),比尔萨迪
鞣花酸可减少烟草的烟雾及空气污染物中的致癌物质所造成的伤害,而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也可以预防心脏疾病。黄酮类植物化学物质则可以降低血压及增强保护心脏的抗氧化作用,而达到减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效果。
《食物综效》(Food Synergy: Unleash Hundreds of Powerful Healing Food Combinations to Fight Disease and Live Well),伊莱恩玛吉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白藜芦醇-免于罹患老年痴呆症
已经有研究指出,每天饮用一、两杯酒可能对心脏有益。现在,新的研究又显示,红酒中的一种物质或可保护大脑免受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症)的侵害。
研究领导者、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萨瓦斯坎(Egemen Savaskan)博士对路透表示,红酒中富含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在实验中显示出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红酒中的酒精却对大脑细胞有害。
不过,萨瓦斯坎称,研究显示出,自然产生的物质可能防止神经退化。
Β淀粉状蛋白(beta-amyloid)反常聚积是老年痴呆症的特征之一。萨瓦斯坎的研究团队对白藜芦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调查它是否能部分抵销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反应。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最新一期《老年病学》(Gerontology)期刊上的论文中称,白藜芦醇的确能保护细胞免受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损伤。它似乎可以通过去除有害自由基的方式帮助细胞存活。
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萨瓦斯坎说。不过,这位瑞士科学家强调,要评估白藜芦醇的长期作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报告指出,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只对一种特殊的损伤有效。这种物质无法让细胞预防因非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反应。
(摘自健康树)
研究领导者、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萨瓦斯坎(Egemen Savaskan)博士对路透表示,红酒中富含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在实验中显示出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红酒中的酒精却对大脑细胞有害。
不过,萨瓦斯坎称,研究显示出,自然产生的物质可能防止神经退化。
Β淀粉状蛋白(beta-amyloid)反常聚积是老年痴呆症的特征之一。萨瓦斯坎的研究团队对白藜芦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调查它是否能部分抵销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反应。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最新一期《老年病学》(Gerontology)期刊上的论文中称,白藜芦醇的确能保护细胞免受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损伤。它似乎可以通过去除有害自由基的方式帮助细胞存活。
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萨瓦斯坎说。不过,这位瑞士科学家强调,要评估白藜芦醇的长期作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报告指出,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只对一种特殊的损伤有效。这种物质无法让细胞预防因非β淀粉状蛋白导致的氧化反应。
(摘自健康树)
英国研究发现-红酒提取物可对抗炎症
摘自"医生在线"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从红葡萄酒中提取出的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有助于对抗身体中的炎症。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在2日出版的《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实验鼠分为两组,先给其中一组注射白藜芦醇,再向两组小鼠同时注射强炎性药剂。结果未注射白藜芦醇的小鼠表现出严重的败血症症状,而事先注射白藜芦醇的小鼠则安然无恙。研究发现,白藜芦醇抑制了引发炎症的两种主要蛋白质。
研究人员说,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皮中,它在红葡萄酒中的含量要高于白葡萄酒。
参与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阿利里奥·梅伦德斯说,败血症等严重的炎性疾病很难治愈,全球每天都有许多人死于这类疾病,炎症给患者器官带来的伤害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研究成果可用来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新药。
白藜芦醇对人体有多种益处。此前的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可用于防止血液凝块和对抗癌症。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从红葡萄酒中提取出的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有助于对抗身体中的炎症。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在2日出版的《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实验鼠分为两组,先给其中一组注射白藜芦醇,再向两组小鼠同时注射强炎性药剂。结果未注射白藜芦醇的小鼠表现出严重的败血症症状,而事先注射白藜芦醇的小鼠则安然无恙。研究发现,白藜芦醇抑制了引发炎症的两种主要蛋白质。
研究人员说,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皮中,它在红葡萄酒中的含量要高于白葡萄酒。
参与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阿利里奥·梅伦德斯说,败血症等严重的炎性疾病很难治愈,全球每天都有许多人死于这类疾病,炎症给患者器官带来的伤害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研究成果可用来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新药。
白藜芦醇对人体有多种益处。此前的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可用于防止血液凝块和对抗癌症。
[论文]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摘自台北医学院-检验生物技术研究所-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机转之探讨
长期饮用红酒被认为对心血管有益,文献研究也指出红酒中的多酚类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是保护心血管的主要作用机转。红酒内含二十几种多酚,白藜芦醇是其中的一种,它也是中药虎杖主要的有效成份之一,长久以来处方用于降血脂、抗发炎及心血管疾病。
解剖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的好发于某些特定的区域,推测可能与血液的机械特性有关。本文试以血液流变学的观点来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转。
天竺鼠喂食有或无添加白藜芦醇的高胆固醇饲料一个月。采取高胆固醇血液样本及餐后高三酸甘油血液样本,分析生理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明显降低红血球丙二醛,但无法降低天竺鼠血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浓度,对高胆固醇所引发的红血球聚集度下降及高三酸甘油所引发的红血球聚集度上升无明显影响,也无法改善高胆固醇所引发的红血球变形度下降。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试验发现白藜芦醇能中和自由基,降低乳酸去氢脢释出,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高胆固醇血症会改变红血球的机械特性,也会引发自由基造成红血球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白藜芦醇无法改善红血球的机械特性,对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机转可能是来自于捕捉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膜的完整性。
长期饮用红酒被认为对心血管有益,文献研究也指出红酒中的多酚类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是保护心血管的主要作用机转。红酒内含二十几种多酚,白藜芦醇是其中的一种,它也是中药虎杖主要的有效成份之一,长久以来处方用于降血脂、抗发炎及心血管疾病。
解剖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的好发于某些特定的区域,推测可能与血液的机械特性有关。本文试以血液流变学的观点来探讨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转。
天竺鼠喂食有或无添加白藜芦醇的高胆固醇饲料一个月。采取高胆固醇血液样本及餐后高三酸甘油血液样本,分析生理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明显降低红血球丙二醛,但无法降低天竺鼠血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浓度,对高胆固醇所引发的红血球聚集度下降及高三酸甘油所引发的红血球聚集度上升无明显影响,也无法改善高胆固醇所引发的红血球变形度下降。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试验发现白藜芦醇能中和自由基,降低乳酸去氢脢释出,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高胆固醇血症会改变红血球的机械特性,也会引发自由基造成红血球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白藜芦醇无法改善红血球的机械特性,对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机转可能是来自于捕捉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膜的完整性。
[论文] 白藜芦醇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
摘自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论文
脑血管内皮细胞(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 CECs)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的组成之一,血脑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质侵入脑部引起伤害。氧化态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已被证实会伤害血管内皮细胞,进而造成粥状动脉硬化(atherosclerotic),但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则尚未被证实。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葡萄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抗氧化功能并对预防或改善心血管相关疾病有作用,但是能否保护血脑屏障免于oxLDL的伤害则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将以小鼠CECs为研究模式探讨白藜芦醇如何保护CECs免于oxLDL的伤害,及其可能机制。
首先以人的LD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于不同时间点下培养,侦测氧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硫酸铜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会使LDL氧化越严重。利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 -zolium bromide (MTT)色度分析法来检验细胞粒腺体内膜琥珀酸去氢?(succinate dehydrogenase)的活性,发现200 μg/ml的oxLDL处理CECs 48小时会使其存活率降低至58.7 %,同时观察到CECs型态由原先的纺锤状皱缩为圆形、以trypan blue染色也发现活性下降45.9 %,并有DNA片段化现象的出现,证实oxLDL具有引发CECs细胞凋亡(apoptosis)的能力。再以反转录聚合?连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分析CECs内oxLDL的受体(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 mRNA,发现CECs与oxLDL共同培养后,LOX-1 mRNA的表现量上升。此外由2’,7’- 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 (DCFHDA)侦测细胞中反应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利用西方点墨法(western blotting)以及caspase酵素活性分析进一步证明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透过减少bcl-2使粒腺体膜通透性上升,增加bax与cytochrome c蛋白表现与活化caspase 9、caspase 3、caspase 8。
白藜芦醇在非细胞实验中显示具有抑制LDL氧化的效果,10 μM的白梨芦醇并不影响CECs的型态和存活率。将CECs同时处理200 μg/ml的oxLDL与10 μM的白藜芦醇后发现,细胞型态仍呈现纺锤状、细胞存活率由54.1 % 回升为83.6 %,另外DNA裂解程度减低,证明白藜芦醇对oxLDL造成的细胞凋亡有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保护作用的机制,发现LOX-1 mRNA的表现不受白藜芦醇影响,白藜芦醇对抑制ROS的产生、降低粒腺体膜通透性、减少cytochrome c蛋白量的表现与抑制caspase 9、caspase 3及caspase 8的活性均有作用。
由本研究成果可知,白藜芦醇保护CECs的机制并非透过影响oxLDL进入细胞的过程,而是在LDL的氧化过程中藉由本身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氧化程度,并降低因为oxLDL的进入导致上升的ROS,减轻其对细胞产生的破坏。不但会调控外生性的细胞凋亡路径减少caspase 8产生;也影响内生性细胞凋亡路径,减少bax的产生,增加bcl-2使粒腺体膜通透性上升、cytochrome c释出量减少、caspase 9及caspase 3活性降低,来对CECs达到保护的作用。
脑血管内皮细胞(cereb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 CECs)是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的组成之一,血脑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质侵入脑部引起伤害。氧化态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已被证实会伤害血管内皮细胞,进而造成粥状动脉硬化(atherosclerotic),但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则尚未被证实。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存在葡萄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抗氧化功能并对预防或改善心血管相关疾病有作用,但是能否保护血脑屏障免于oxLDL的伤害则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将以小鼠CECs为研究模式探讨白藜芦醇如何保护CECs免于oxLDL的伤害,及其可能机制。
首先以人的LD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于不同时间点下培养,侦测氧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硫酸铜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则会使LDL氧化越严重。利用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 -zolium bromide (MTT)色度分析法来检验细胞粒腺体内膜琥珀酸去氢?(succinate dehydrogenase)的活性,发现200 μg/ml的oxLDL处理CECs 48小时会使其存活率降低至58.7 %,同时观察到CECs型态由原先的纺锤状皱缩为圆形、以trypan blue染色也发现活性下降45.9 %,并有DNA片段化现象的出现,证实oxLDL具有引发CECs细胞凋亡(apoptosis)的能力。再以反转录聚合?连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分析CECs内oxLDL的受体(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 mRNA,发现CECs与oxLDL共同培养后,LOX-1 mRNA的表现量上升。此外由2’,7’- 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 (DCFHDA)侦测细胞中反应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利用西方点墨法(western blotting)以及caspase酵素活性分析进一步证明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透过减少bcl-2使粒腺体膜通透性上升,增加bax与cytochrome c蛋白表现与活化caspase 9、caspase 3、caspase 8。
白藜芦醇在非细胞实验中显示具有抑制LDL氧化的效果,10 μM的白梨芦醇并不影响CECs的型态和存活率。将CECs同时处理200 μg/ml的oxLDL与10 μM的白藜芦醇后发现,细胞型态仍呈现纺锤状、细胞存活率由54.1 % 回升为83.6 %,另外DNA裂解程度减低,证明白藜芦醇对oxLDL造成的细胞凋亡有保护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保护作用的机制,发现LOX-1 mRNA的表现不受白藜芦醇影响,白藜芦醇对抑制ROS的产生、降低粒腺体膜通透性、减少cytochrome c蛋白量的表现与抑制caspase 9、caspase 3及caspase 8的活性均有作用。
由本研究成果可知,白藜芦醇保护CECs的机制并非透过影响oxLDL进入细胞的过程,而是在LDL的氧化过程中藉由本身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氧化程度,并降低因为oxLDL的进入导致上升的ROS,减轻其对细胞产生的破坏。不但会调控外生性的细胞凋亡路径减少caspase 8产生;也影响内生性细胞凋亡路径,减少bax的产生,增加bcl-2使粒腺体膜通透性上升、cytochrome c释出量减少、caspase 9及caspase 3活性降低,来对CECs达到保护的作用。
[论文] 白藜芦醇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摘自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论文
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是一种植物衍生的非生物黄酮多酚类二苯乙烯 (nonflavonoid polyphenol stilbene),通常存在于蔬菜和水果里,特别是葡萄的子跟葡萄皮。
此一物质已被证实具有抗癌症,抗发炎,清除自由基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本研究在于更深入讨论 resveratrol 在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对于讯息传递的抑制机转。
研究结果显示 resveratrol 随者浓度增加 (0.02-45 ?M),能有效抑制 collagen (1 ?g/ml)、 U46619 (1 ?M) 以及 arachidonic acid (AA) (60 ?M) 所引起的人类血小板凝集反应以及 ATP 释放反应。
Resveratrol (0.15与0.25 ?M) 亦可抑制 collagen (1 ?g/ml) 所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移动、 phosphoinositide 减少以及 thromboxane A2 (TxA2) 的合成。此外,resveratrol (0.15与0.25 ?M) 可以增加人类血小板内 nitrite 与 cyclic GMP 的含量,但对于 cyclic AMP 的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另一方面 resveratrol (0.15与0.25 ?M) 可以有效清除 collagen (1 ?g/ml) 刺激产生的 hydroxyl radicals。此天然成分也抑制由collagen (10 ?g/ml) 所刺激的 p38 MAPK 磷酸化,但是对于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 (ERKs) 和c-Jun-NH2-terminal kinases (JNKs) 以及 Akt 的磷酸化不具影响。Resveratrol (0.15 与 0.25 ?M) 可有效抑制 PDBu (150 nM) 和 collagen (1 ?g/ml) 所刺激 47 kDa protein 磷酸化。
由结果证实,resveratrol 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可能牵涉下列路径:(一) Resveratrol 会刺激 NO的生成,接着增加血小板细胞内cyclic GMP的含量,并且诱发 VASP 磷酸化、抑制 phospholipase C 的活性。(二) Resveratrol 利用其清除 hydroxyl radicals的作用以及抑制 p38 MAPK 磷酸化,影响 phospholipase A2-cyclooxygenase 路径的反应,进一步抑制 TxA2 的生合成。
综合以上结果,导致 resveratrol抑制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的移动以及浓度的增加,最后因而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反应。此项作用意味着 resveratrol 可有效地应用在治疗与血小板过度活化相关之疾病。
白藜芦醇 (resveratrol) 是一种植物衍生的非生物黄酮多酚类二苯乙烯 (nonflavonoid polyphenol stilbene),通常存在于蔬菜和水果里,特别是葡萄的子跟葡萄皮。
此一物质已被证实具有抗癌症,抗发炎,清除自由基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本研究在于更深入讨论 resveratrol 在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对于讯息传递的抑制机转。
研究结果显示 resveratrol 随者浓度增加 (0.02-45 ?M),能有效抑制 collagen (1 ?g/ml)、 U46619 (1 ?M) 以及 arachidonic acid (AA) (60 ?M) 所引起的人类血小板凝集反应以及 ATP 释放反应。
Resveratrol (0.15与0.25 ?M) 亦可抑制 collagen (1 ?g/ml) 所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移动、 phosphoinositide 减少以及 thromboxane A2 (TxA2) 的合成。此外,resveratrol (0.15与0.25 ?M) 可以增加人类血小板内 nitrite 与 cyclic GMP 的含量,但对于 cyclic AMP 的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另一方面 resveratrol (0.15与0.25 ?M) 可以有效清除 collagen (1 ?g/ml) 刺激产生的 hydroxyl radicals。此天然成分也抑制由collagen (10 ?g/ml) 所刺激的 p38 MAPK 磷酸化,但是对于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 (ERKs) 和c-Jun-NH2-terminal kinases (JNKs) 以及 Akt 的磷酸化不具影响。Resveratrol (0.15 与 0.25 ?M) 可有效抑制 PDBu (150 nM) 和 collagen (1 ?g/ml) 所刺激 47 kDa protein 磷酸化。
由结果证实,resveratrol 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可能牵涉下列路径:(一) Resveratrol 会刺激 NO的生成,接着增加血小板细胞内cyclic GMP的含量,并且诱发 VASP 磷酸化、抑制 phospholipase C 的活性。(二) Resveratrol 利用其清除 hydroxyl radicals的作用以及抑制 p38 MAPK 磷酸化,影响 phospholipase A2-cyclooxygenase 路径的反应,进一步抑制 TxA2 的生合成。
综合以上结果,导致 resveratrol抑制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的移动以及浓度的增加,最后因而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反应。此项作用意味着 resveratrol 可有效地应用在治疗与血小板过度活化相关之疾病。
白藜芦醇-预防代谢症候群
引用于"完全健康新知" 原文
2011 年九月糖尿病月刊,亚伯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发现白藜芦醇的保护效果。白藜芦醇是在红色葡萄和其他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对抗代谢症候群。代谢症候群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亚伯达大学小儿科和药理学部门的杰生 Dyck和他的同事,使怀孕的老鼠在他们妊娠期的最后1/3,暴露在正常或含有低量的的氧的环境(氧缺乏会限制胎儿的生长和增加稍后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动物的后代在断奶之后给高脂肪饮食,而一些补充白藜芦醇九个星期。
在治疗周期结束的时候,测量了葡萄糖耐受性,抗胰岛素现象、腹部脂肪三酸甘油脂和自由脂肪酸,评估代谢症候群的发展。 暴露在低氧环境的老鼠,较那些暴露正常环境的有更多严重代谢症候群的症状。
服用白藜芦醇的动物与没有服用的相较,有比较少腹部脂肪,较佳血脂肪,较低的周边三酸甘油脂、改善的抗胰岛素现象和葡萄糖耐受性。
2011 年九月糖尿病月刊,亚伯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发现白藜芦醇的保护效果。白藜芦醇是在红色葡萄和其他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对抗代谢症候群。代谢症候群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亚伯达大学小儿科和药理学部门的杰生 Dyck和他的同事,使怀孕的老鼠在他们妊娠期的最后1/3,暴露在正常或含有低量的的氧的环境(氧缺乏会限制胎儿的生长和增加稍后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动物的后代在断奶之后给高脂肪饮食,而一些补充白藜芦醇九个星期。
在治疗周期结束的时候,测量了葡萄糖耐受性,抗胰岛素现象、腹部脂肪三酸甘油脂和自由脂肪酸,评估代谢症候群的发展。 暴露在低氧环境的老鼠,较那些暴露正常环境的有更多严重代谢症候群的症状。
服用白藜芦醇的动物与没有服用的相较,有比较少腹部脂肪,较佳血脂肪,较低的周边三酸甘油脂、改善的抗胰岛素现象和葡萄糖耐受性。
[论文] 白藜芦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摘自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同氧化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抑制炎症、免疫反应已成为探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条新途径。
白藜芦醇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类抗氧化剂,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调节抗氧化酶活性等来拮抗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本实验将通过白藜芦醇喂养高脂饮食小鼠产生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并结合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免疫反应机制方面的影响程度,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的分子机制层面阐明白藜芦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为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免疫反应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目的:通过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对高脂饮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免疫、炎症细胞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含量高低进行评价白藜芦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程度。从炎症及免疫机制方面明确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6-8周龄ApoE-/-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A:高脂饮食组;B:白藜芦醇+高脂饮食组。饲养11周后,将小鼠处死取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数据意义,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口服白藜芦醇+高脂饮食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形成大小低于高脂饮食组,斑块中IL-10、TGF-β、IFN-γ表达均升高。
结论:
(1)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大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炎症、免疫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
(2)口服白藜芦醇后可促进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的免疫应答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同氧化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抑制炎症、免疫反应已成为探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条新途径。
白藜芦醇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类抗氧化剂,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调节抗氧化酶活性等来拮抗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本实验将通过白藜芦醇喂养高脂饮食小鼠产生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并结合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免疫反应机制方面的影响程度,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的分子机制层面阐明白藜芦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为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免疫反应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目的:通过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对高脂饮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免疫、炎症细胞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含量高低进行评价白藜芦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程度。从炎症及免疫机制方面明确白藜芦醇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6-8周龄ApoE-/-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A:高脂饮食组;B:白藜芦醇+高脂饮食组。饲养11周后,将小鼠处死取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数据意义,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口服白藜芦醇+高脂饮食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形成大小低于高脂饮食组,斑块中IL-10、TGF-β、IFN-γ表达均升高。
结论:
(1)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大大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炎症、免疫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
(2)口服白藜芦醇后可促进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的免疫应答反应。
白藜芦醇-提高乳癌之化疗疗效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2月15日报道,美国《癌症快报》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每天喝1—2杯红葡萄酒,有助于提高化疗成功率。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实验室研究发现,红葡萄酒中自然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可以阻止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纳巴霉素"产生抗药性。虽然研究表明,纳巴霉素可有效治疗癌症,但是一旦产生抗药性,癌细胞又会卷土重来。
白藜芦醇常见于葡萄、悬钩子、蔓越橘和花生等植物中,具有抗真菌和细菌感染作用。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白藜芦醇在降低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甚至衰老进程方面的潜在功效。最新研究却发现,这种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增强抗癌药物药效的作用。
新研究主持人查理斯·恩格教授及其同事研究了白藜芦醇与纳巴霉素联合治疗对乳腺癌癌细胞的有效性。
恩格教授表示,纳巴霉素一直用于癌症治疗临床试验,但是恼人的是,癌细胞会对纳巴霉素产生抗药性。
最新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有效减轻乳腺癌病例中纳巴霉素引起的抗药性。新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激活肿瘤抑制基因PTEN。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勒纳研究所实验室研究发现,红葡萄酒中自然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可以阻止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纳巴霉素"产生抗药性。虽然研究表明,纳巴霉素可有效治疗癌症,但是一旦产生抗药性,癌细胞又会卷土重来。
白藜芦醇常见于葡萄、悬钩子、蔓越橘和花生等植物中,具有抗真菌和细菌感染作用。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白藜芦醇在降低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甚至衰老进程方面的潜在功效。最新研究却发现,这种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增强抗癌药物药效的作用。
新研究主持人查理斯·恩格教授及其同事研究了白藜芦醇与纳巴霉素联合治疗对乳腺癌癌细胞的有效性。
恩格教授表示,纳巴霉素一直用于癌症治疗临床试验,但是恼人的是,癌细胞会对纳巴霉素产生抗药性。
最新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有效减轻乳腺癌病例中纳巴霉素引起的抗药性。新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能够激活肿瘤抑制基因PTEN。
白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
摘自中国癌症信息库(原文)
李莹博士等近日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证实,天然抗肿瘤中药白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这一成果为中药治疗肿瘤尤其是抑制肿瘤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很多恶性肿瘤从瘤体上脱落后并不发生凋亡,而是迁徙到人体其他部位再次生长,这种存在于肿瘤细胞的抗脱落凋亡现象,是肿瘤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藜芦醇化学名为芪三酚,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可从桑葚、花生、葡萄等72种植物中提取。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皮肤癌等有抑制作用。为揭示白藜芦醇抗癌机理,李莹等进行了此项研究。
本研究是对三株具有抗脱落凋亡功能的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和HGC27,应用白藜芦醇进行诱导脱落凋亡实验,并采用细胞形态学、P1细胞染色和流成细胞仪检测观察。结果发现,经0.1毫摩尔/升白藜芦醇作用后,胃癌细胞聚集成团现象明显受到抑制;经0.5毫摩尔/升白藜芦醇作用24小时后,三株胃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峰,并发生脱落凋亡,其中HGC27细胞株脱落凋亡率达19.3%,高于其他两株效应。结果提示,HGC27细胞株对白藜芦醇更具敏感性。
李莹指出,白藜芦醇作用于脱落培养的胃癌细胞后,细胞聚集成团的现象即受抑制,并转变为单个散在的状态。推测一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白藜芦醇影响了与细胞黏附相关的信号分子的改变,导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水平下降的结果。这可能是白藜芦醇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的机制之一。
李莹博士等近日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证实,天然抗肿瘤中药白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这一成果为中药治疗肿瘤尤其是抑制肿瘤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很多恶性肿瘤从瘤体上脱落后并不发生凋亡,而是迁徙到人体其他部位再次生长,这种存在于肿瘤细胞的抗脱落凋亡现象,是肿瘤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藜芦醇化学名为芪三酚,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可从桑葚、花生、葡萄等72种植物中提取。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皮肤癌等有抑制作用。为揭示白藜芦醇抗癌机理,李莹等进行了此项研究。
本研究是对三株具有抗脱落凋亡功能的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和HGC27,应用白藜芦醇进行诱导脱落凋亡实验,并采用细胞形态学、P1细胞染色和流成细胞仪检测观察。结果发现,经0.1毫摩尔/升白藜芦醇作用后,胃癌细胞聚集成团现象明显受到抑制;经0.5毫摩尔/升白藜芦醇作用24小时后,三株胃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峰,并发生脱落凋亡,其中HGC27细胞株脱落凋亡率达19.3%,高于其他两株效应。结果提示,HGC27细胞株对白藜芦醇更具敏感性。
李莹指出,白藜芦醇作用于脱落培养的胃癌细胞后,细胞聚集成团的现象即受抑制,并转变为单个散在的状态。推测一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白藜芦醇影响了与细胞黏附相关的信号分子的改变,导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水平下降的结果。这可能是白藜芦醇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的机制之一。
蓝莓能预防结肠癌
摘自中国癌症信息库(原文)
美国农业部及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学家发现蓝莓(blueberries)中的pterostilbene成份,在动物试验的模式能有效预防结肠癌(colon cancer),此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ACS),而每年的三月也是美国的国家结肠直肠癌提醒月(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Awareness Month)。
计划主持人Bandru Reddy博士说:“在饮食中应该多吃莓类的水果,特别是蓝莓,因为蓝莓含有的pterostilbene成份是一种强抗氧化物(antioxidant),虽不能治疗疾病,但却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研究团队利用18只兔子作为试验对象,事先以azoxymethane化合物诱发兔子得到结肠癌,使其情况类似于人类的结肠癌,其中9只喂食正常饮食,另外9只则多添加了40 ppm的pterostilbene,持续8周。
结果显示:相较于控制组,添加pterostilbene的组别,其癌前期病灶(pre-cancerous lesion)减少了57%,癌细胞的增生率也下降,同时也能抑制发炎反应相关基因的表现。Reddy博士说:“虽然引发结肠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应与摄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卡路里脱不了关系,因此,研究人员推测pterostilbene可能具有降低这些脂肪的能力。”也确实有文献已在细胞及动物模式中已证明pterostilbene能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的含量。
Reddy研究团队最近也发现,治疗疼痛及关节炎的消炎药- COX-2抑制剂,在动物模式中也能预防结肠癌,美中不足的是在高剂量下,会增加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但是,若将COX-2抑制剂佐以pterostilbene一并使用,便可降低剂量,解除先前的副作用。不过,仍需进行相关的功效及毒理试验,才能用于人体。
Reddy博士表示:“Pterostilbene其实很类似于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葡萄、蓝莓或红酒中都含有这些物质。另外还有许多研究也证实pterostilbene能降低记忆力的损失以及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总而言之,饮食中多摄取蔬菜,水果或谷类食物都会有助于预防结肠癌。”此研究之经费来源为NC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美国农业部及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学家发现蓝莓(blueberries)中的pterostilbene成份,在动物试验的模式能有效预防结肠癌(colon cancer),此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ACS),而每年的三月也是美国的国家结肠直肠癌提醒月(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Awareness Month)。
计划主持人Bandru Reddy博士说:“在饮食中应该多吃莓类的水果,特别是蓝莓,因为蓝莓含有的pterostilbene成份是一种强抗氧化物(antioxidant),虽不能治疗疾病,但却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研究团队利用18只兔子作为试验对象,事先以azoxymethane化合物诱发兔子得到结肠癌,使其情况类似于人类的结肠癌,其中9只喂食正常饮食,另外9只则多添加了40 ppm的pterostilbene,持续8周。
结果显示:相较于控制组,添加pterostilbene的组别,其癌前期病灶(pre-cancerous lesion)减少了57%,癌细胞的增生率也下降,同时也能抑制发炎反应相关基因的表现。Reddy博士说:“虽然引发结肠癌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应与摄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卡路里脱不了关系,因此,研究人员推测pterostilbene可能具有降低这些脂肪的能力。”也确实有文献已在细胞及动物模式中已证明pterostilbene能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的含量。
Reddy研究团队最近也发现,治疗疼痛及关节炎的消炎药- COX-2抑制剂,在动物模式中也能预防结肠癌,美中不足的是在高剂量下,会增加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但是,若将COX-2抑制剂佐以pterostilbene一并使用,便可降低剂量,解除先前的副作用。不过,仍需进行相关的功效及毒理试验,才能用于人体。
Reddy博士表示:“Pterostilbene其实很类似于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葡萄、蓝莓或红酒中都含有这些物质。另外还有许多研究也证实pterostilbene能降低记忆力的损失以及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总而言之,饮食中多摄取蔬菜,水果或谷类食物都会有助于预防结肠癌。”此研究之经费来源为NC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论文] 食用白藜芦醇-寿命被显著地延长
原始论文: Resveratrol Prolongs Lifespan and Retards the Onset of Age-Related
Markers in a Short-Lived Vertebrate. Current Biology (2006) 16:296
科学家发现:常见于葡萄、红酒及坚果成分中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能让平均寿命九周的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 furzeri),再提高五成以上的寿命。
之前已有研究报告指出:“白藜芦醇”可以有助于延长果蝇、线虫、酵母菌…等非脊椎动物的寿命,不过这项发现却从来没有在脊椎动物上被证实过。义大利科学家Alessandro Cellerino与其研究团队发表于2006年二月《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16:296)的研究报告发现:葡萄成份中的“白藜芦醇”有益于提高非洲齿鲤的寿命,且随着喂食“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加,非洲齿鲤的寿命也可以被显著地延长。
研究中,Alessandro Cellerino研究团队在非洲齿鲤的日常饮食加入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他们分别喂食30只非洲齿鲤低剂量(24 μg/g)的“白藜芦醇”、60只非洲齿鲤中剂量(120 μg/g)“白藜芦醇”与20只非洲齿鲤高剂量(600μg/g)“白藜芦醇”。另外,他们也安排了47只非洲齿鲤则为控制组,也就是饮食中未加入任何“白藜芦醇”。在比较各组间的生长状态后发现:原本平均寿命约九周的非洲齿鲤,在经过中剂量的“白藜芦醇”喂食后,其平均寿命显著地被延长了27%。高剂量组的非洲齿鲤平均寿命更可以被延长约50%。
此外,喂食“白藜芦醇”组的非洲齿鲤即使年龄已经高达十周(平均寿命为九周),它们仍然显得神采奕奕,不但游动较为频繁,对光线的敏感性也更佳。经过解剖后发现:喂食“白藜芦醇”组的非洲齿鲤脑神经元衰老的较慢,这让科学家们推测:“白藜芦醇”也许有保护中枢神经细胞的作用。
这是第一次“白藜芦醇”在脊椎动物上被证实具有防止老化的作用。虽然相较于果蝇、线虫、酵母菌,鱼类与人类都为脊椎动物,生理功能上理应更为相近。动物试验阶段的任何结果都是未来临床试验的参考。
科学家发现:常见于葡萄、红酒及坚果成分中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能让平均寿命九周的非洲齿鲤(Nothobranchius furzeri),再提高五成以上的寿命。
之前已有研究报告指出:“白藜芦醇”可以有助于延长果蝇、线虫、酵母菌…等非脊椎动物的寿命,不过这项发现却从来没有在脊椎动物上被证实过。义大利科学家Alessandro Cellerino与其研究团队发表于2006年二月《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16:296)的研究报告发现:葡萄成份中的“白藜芦醇”有益于提高非洲齿鲤的寿命,且随着喂食“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加,非洲齿鲤的寿命也可以被显著地延长。
研究中,Alessandro Cellerino研究团队在非洲齿鲤的日常饮食加入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他们分别喂食30只非洲齿鲤低剂量(24 μg/g)的“白藜芦醇”、60只非洲齿鲤中剂量(120 μg/g)“白藜芦醇”与20只非洲齿鲤高剂量(600μg/g)“白藜芦醇”。另外,他们也安排了47只非洲齿鲤则为控制组,也就是饮食中未加入任何“白藜芦醇”。在比较各组间的生长状态后发现:原本平均寿命约九周的非洲齿鲤,在经过中剂量的“白藜芦醇”喂食后,其平均寿命显著地被延长了27%。高剂量组的非洲齿鲤平均寿命更可以被延长约50%。
此外,喂食“白藜芦醇”组的非洲齿鲤即使年龄已经高达十周(平均寿命为九周),它们仍然显得神采奕奕,不但游动较为频繁,对光线的敏感性也更佳。经过解剖后发现:喂食“白藜芦醇”组的非洲齿鲤脑神经元衰老的较慢,这让科学家们推测:“白藜芦醇”也许有保护中枢神经细胞的作用。
这是第一次“白藜芦醇”在脊椎动物上被证实具有防止老化的作用。虽然相较于果蝇、线虫、酵母菌,鱼类与人类都为脊椎动物,生理功能上理应更为相近。动物试验阶段的任何结果都是未来临床试验的参考。
白藜芦醇-对抗眼疾和失明的危险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视觉研究人员指出,白藜芦醇可以抑止眼球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 失控的情况,意味白藜芦醇可以预防造成失明的三大眼部疾病:
1. 老年黄斑部病变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导致 50 岁以上的美国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导致 20% 的糖尿病患者失去视力的原因)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可导致早产儿的视网膜被血液阻塞,每年造成 50,000 名幼儿失明)。
“很多研究都显示白藜芦醇是一种可以抗老化的化合物,因此我们想知道其对于老年眼部疾病是否也可以有所帮助”,华盛顿大学的资深研究人员暨视网膜专家,雷金德拉艾普特在媒体声明中说到。“很多研究报告都显示白藜芦醇有益血管健康,但是却没有证据显示对于眼部的血管也有作用。”
于是艾普特博士的研究团队决定以经过雷射手术之后,视网膜血管产生异变的老鼠测试白藜芦醇的功效。此项已经刊载于 7 月号《美国病理学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白藜芦醇施打在老鼠身上之后,这种植物化学物质随即防止了异常血管的增生,甚至,原本存在的异常血管也逐渐消失。
当科学家检验老鼠的血管细胞时,他们发现一种称作 eEF2 激酶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2 Kinase) (真核生物转译延长因子) 的调节路径,也就是白藜芦醇之所以可以有效保护眼球的原因。
“我们发现一种可以成为新式疗法的路径。我们认为这个路径可能和老年眼部疾病及其他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疾病有关”,艾普特博士表示。“这有可能成为一种适用于高危险病患群的预防方式。由于这种物质可以有效消除异常增生的血管,因此眼部即使已经受到伤害,还是可能获得治疗。”
此外,艾普特的研究团队所发现的白藜芦醇导向路径,除了可能有助于预防多种会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外,还可能有益于抵抗癌症及动脉粥状硬化。根据艾普特博士表示,白藜芦醇不仅可能用来保护及改善视力,还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肿瘤。
(Angiogenesis) 失控的情况,意味白藜芦醇可以预防造成失明的三大眼部疾病:
1. 老年黄斑部病变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导致 50 岁以上的美国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导致 20% 的糖尿病患者失去视力的原因)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可导致早产儿的视网膜被血液阻塞,每年造成 50,000 名幼儿失明)。
“很多研究都显示白藜芦醇是一种可以抗老化的化合物,因此我们想知道其对于老年眼部疾病是否也可以有所帮助”,华盛顿大学的资深研究人员暨视网膜专家,雷金德拉艾普特在媒体声明中说到。“很多研究报告都显示白藜芦醇有益血管健康,但是却没有证据显示对于眼部的血管也有作用。”
于是艾普特博士的研究团队决定以经过雷射手术之后,视网膜血管产生异变的老鼠测试白藜芦醇的功效。此项已经刊载于 7 月号《美国病理学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白藜芦醇施打在老鼠身上之后,这种植物化学物质随即防止了异常血管的增生,甚至,原本存在的异常血管也逐渐消失。
当科学家检验老鼠的血管细胞时,他们发现一种称作 eEF2 激酶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2 Kinase) (真核生物转译延长因子) 的调节路径,也就是白藜芦醇之所以可以有效保护眼球的原因。
“我们发现一种可以成为新式疗法的路径。我们认为这个路径可能和老年眼部疾病及其他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疾病有关”,艾普特博士表示。“这有可能成为一种适用于高危险病患群的预防方式。由于这种物质可以有效消除异常增生的血管,因此眼部即使已经受到伤害,还是可能获得治疗。”
此外,艾普特的研究团队所发现的白藜芦醇导向路径,除了可能有助于预防多种会造成失明的眼部疾病之外,还可能有益于抵抗癌症及动脉粥状硬化。根据艾普特博士表示,白藜芦醇不仅可能用来保护及改善视力,还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肿瘤。
白藜芦醇-抑制肥胖
在2003年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David Sinclair及其团队发现白藜芦醇能增加酵母菌的寿命,并发表在知名相当有影响力的期刊Nature,并引起学界一阵研究抗老药剂的风潮。David Sinclair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活化sirtuin1 (Sirt1),进而限制热量的摄取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并对于各式生物种皆有此功效,包含老鼠甚至人类。
高含量的脂联素(源于白藜芦醇),或许能降低2型糖尿病,
心脏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可藉由活化脂肪细胞控制分泌的荷尔蒙-
adiponectin(脂联素),调节增加身体健康。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10.1074/jbc.M110.188144
“Up-regulation of Adiponectin by Resveratrol: The essential roles of the Akt/Fox01 an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and DsbA-L”
Authors: A. Wang, M. Liu, X. Liu, L.Q. Dong, R.D. Glickman, T.J. Slaga, Z. Zhou, F. Liu
白藜芦醇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
Resveratrol白藜芦醇存在于浆果类、葡萄、花生、红酒中,经研究发现可以促进脑部血流量,因此可降低发生中风的危险率。
中风的起因是因为脑部有动脉阻塞、或血块的发生而阻断了血液对脑的营养供给。在美国与欧洲中风是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欧洲每年有575000人死于中风;美国每45秒就有一人得到中风;发生中风的年龄也有下降的趋势,由这些数据显示中风是个需要多注意的健康问题。
根据台湾师范大学与嘉义大学由动物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促进脑部血流量,降低脑部发生缺血的状况,达到保护的功效。研究中同样诱导引脑部缺血的实验老鼠,有使用白藜芦醇组其血流量只降低了35%,而未使用白藜芦醇组其其血流量则降低了65%之多,由此可看出白藜芦醇确实有对血流量有正面帮助。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专电)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15日发表研究报告说,红酒不仅能预防中风,还能降低中风患者的大脑受损程度。
据外电报道,这所大学的科学家从葡萄的皮和籽中提炼出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化合物,并给实验鼠服用。结果在发生中风反应后,服用白藜芦醇的实验鼠大脑受损程度远小于没有服用这种化合物的实验鼠。
研究报告说,白藜芦醇可以提升大脑中血红素加氧酶的水平,从而保护脑神经细胞不受损害。红酒内也含有白藜芦醇,因而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主持这项研究的西尔万.多尔说:“我们给那些动物(实验鼠)口服化合物后发现,它们中风后大脑受损程度降低了40%。”
此外,发现白藜芦醇可能也藉由刺激一氧化氮(NO)的生成与释放,进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中的分子,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饮食中白藜芦醇常见的来源~如:红酒,但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会因选用的葡萄品种、生长期情况而有所不同,若想单纯从葡萄来获得白藜芦醇会比较困难,因为像白藜芦醇、花青素、多酚..等这类真正有益于健康的成份多是存在皮或籽。虽然红酒中的多酚、白藜芦醇..等成份对人体很好,但饮用红酒时还是要注意饮用量的控制,因为摄取过多酒精反而会增加中风的机率,就适得其反了。
中风的起因是因为脑部有动脉阻塞、或血块的发生而阻断了血液对脑的营养供给。在美国与欧洲中风是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欧洲每年有575000人死于中风;美国每45秒就有一人得到中风;发生中风的年龄也有下降的趋势,由这些数据显示中风是个需要多注意的健康问题。
根据台湾师范大学与嘉义大学由动物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促进脑部血流量,降低脑部发生缺血的状况,达到保护的功效。研究中同样诱导引脑部缺血的实验老鼠,有使用白藜芦醇组其血流量只降低了35%,而未使用白藜芦醇组其其血流量则降低了65%之多,由此可看出白藜芦醇确实有对血流量有正面帮助。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专电)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15日发表研究报告说,红酒不仅能预防中风,还能降低中风患者的大脑受损程度。
据外电报道,这所大学的科学家从葡萄的皮和籽中提炼出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化合物,并给实验鼠服用。结果在发生中风反应后,服用白藜芦醇的实验鼠大脑受损程度远小于没有服用这种化合物的实验鼠。
研究报告说,白藜芦醇可以提升大脑中血红素加氧酶的水平,从而保护脑神经细胞不受损害。红酒内也含有白藜芦醇,因而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主持这项研究的西尔万.多尔说:“我们给那些动物(实验鼠)口服化合物后发现,它们中风后大脑受损程度降低了40%。”
此外,发现白藜芦醇可能也藉由刺激一氧化氮(NO)的生成与释放,进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中的分子,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饮食中白藜芦醇常见的来源~如:红酒,但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会因选用的葡萄品种、生长期情况而有所不同,若想单纯从葡萄来获得白藜芦醇会比较困难,因为像白藜芦醇、花青素、多酚..等这类真正有益于健康的成份多是存在皮或籽。虽然红酒中的多酚、白藜芦醇..等成份对人体很好,但饮用红酒时还是要注意饮用量的控制,因为摄取过多酒精反而会增加中风的机率,就适得其反了。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白藜芦醇的作用一览表
常听朋友问, 白藜芦醇可不可以治这个, 可不可以治那个? 因此我也看了许多资料, 把它整理归纳一下, 白藜芦醇的作用.如果您身边有需要保养,
疾病缠身的亲朋好友, 可以参照这份一览表, 找到白藜芦醇相对应改善症状的资料.
这么多功能的健康食品, 虽然不是药, 白藜芦醇这个成份却一直有科学家不断的进行临床上的研究, 一次又一次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肯定它的功效.
加上我们的产品是复方, 还搭配了食物界的超级抗老化明星蓝莓, 巴西紫梅, 红石榴, 樱桃, 绿茶, 芦荟, 葡萄籽七种的协同成份. 配合我们世界专利的悬浮凝胶状的质地, 让口腔黏膜将营养成份快速, 直接而完全的让身体吸收. 再加上美国严谨的制造控管品质把关, 所以它不是一般其它白藜芦醇的产品可以超越的.
- 活化基因,延长寿命,经实验结果得知,
酵母细胞从分裂19次增加到分裂38次,寿命提高60-80% - 作用于解毒基因,解毒、排毒
- 增加线粒体数量,为细胞和身体充电
- 抗炎症
- 含有植物性类雌性激素,改善更年期妇女症状:潮热、出汗、心慌、头晕、抑郁、乏力、失眠
- 抗癌,对癌症的起始期、促进期、扩散期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皮癌、乳癌、前列腺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颅癌有效。将白藜芦醇加到人工培养的人类白血病细胞中,血癌细胞丧失了复制能力。实验证明,白藜芦醇可以杀死50%培养出来的人类癌细胞。
- 与抗癌药物和放疗中使用能减少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加癌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 保护心血管,恢复血管弹性、改善动脉硬化、静脉瘤、静脉曲张、血液循环不良、手脚冰凉、痔疮
- 防止坏胆固醇氧化生成
- 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脑血栓。据报道,将红葡萄酒稀释1000倍,白藜芦醇可使血小板凝集能力的抑制率达到80%
- 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杀菌灭毒。有助血管扩张,血管肌肉放松,增加血流量,保护心脏、改善性功能
- 改善肺功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的抵抗力
- 治疗慢性肺阻塞(copo)
- 治疗关节炎,保护软骨,消除关节炎症。白藜芦醇比阿司匹林药效高60倍消炎功能
- 改善类风湿症状,防止骨骼变形,改善晨僵
- 限制卡路里的摄入,达到限制热量饮食法达到的效果,不必辛苦。高营养低热量是长寿的重要方法。瘦身减重
- 提升胰岛敏感性,改善糖尿病
- 抗过敏,防治哮喘、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
-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防止皮肤老化,提升皮肤弹性,保持年轻
- 皮肤老化是因为特殊基因改变所造成的,而不是磨损、破坏所累积的必然结果,这些改变基因还可以复原,使皮肤状态恢复。美白、修复、再生、减皱、祛斑。
- 促进新骨生成,防治骨质疏松症
- 保护神经系统,改善睡眠、抑郁症
- 保护大脑细胞,防治老年痴呆症、脑力退化
- 提升大脑血红素、血液含氧量,减少中风的大脑损伤40%
- 防止眼睛黄斑退化、青光眼
- 能增加抗艾滋病毒药物,具有加乘作用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白藜芦醇-可改善痔疮、静脉曲张
经世界先进国家各顶尖大学,哈佛、史丹佛等医学研究成果证实,在包括台湾的台大、荣总、高医大、国卫院等单位的认证下,发现白藜芦醇 (Resveratrol)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脏病、心血管疾病、中风、保护肝脏、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减缓代谢症候群效果,且有拟雌激素作用功能,抗发炎比阿斯匹灵高60倍,具强效解毒介导性,能开启激导许多有利人体的重要基因与细胞,亦能抑止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组织。白藜芦醇抗癌能力比青花椰菜中的莱菔子硫(sulphoraphane)多40倍,并可改善一些非要手术才能立即改善的痔疮、静脉曲张等。
营养不是吃进来的, 而是吸收进来的
沛泉拥有复方黄金比例, 世界专利悬浮凝胶技术
美商婕斯的 ReserveTM沛泉菁华醇在几分钟内即会被人体所吸收,尤其采用生物可利用的凝胶形式将会比锭状产品更容易被吸收。
而且 ReserveTM沛泉菁华醇独创配方,将白藜芦醇、蓝莓浆、红石榴萃取物、葡萄籽、芦荟及绿茶组合成一个完美的平衡配比,这些成份将会互相作用而增强抗老化的效果,让身体因为增加这些抗氧化成份而持续保持健康的状态。
口腔粘膜上皮很薄,具丰富的血管, 这些都有利于药物或营养品的吸收. 但是接触的时间太短暂, 即使是溶液剂也未有明显的吸收现象. 婕斯使用世界专利悬浮凝胶技术将白藜芦醇凝胶, 置于齿龈和面颊之间缝隙(颊部给药) 或放于舌下(舌下给药), 则可保留在口腔黏膜较长时间, 致使吸收更完全.
美商婕斯的 ReserveTM沛泉菁华醇在几分钟内即会被人体所吸收,尤其采用生物可利用的凝胶形式将会比锭状产品更容易被吸收。
而且 ReserveTM沛泉菁华醇独创配方,将白藜芦醇、蓝莓浆、红石榴萃取物、葡萄籽、芦荟及绿茶组合成一个完美的平衡配比,这些成份将会互相作用而增强抗老化的效果,让身体因为增加这些抗氧化成份而持续保持健康的状态。
口腔粘膜上皮很薄,具丰富的血管, 这些都有利于药物或营养品的吸收. 但是接触的时间太短暂, 即使是溶液剂也未有明显的吸收现象. 婕斯使用世界专利悬浮凝胶技术将白藜芦醇凝胶, 置于齿龈和面颊之间缝隙(颊部给药) 或放于舌下(舌下给药), 则可保留在口腔黏膜较长时间, 致使吸收更完全.
白藜芦醇-过敏与免疫系统的好处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发现了证据:葡萄酒中含有高效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要知道,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武器,白藜芦醇就是葡萄本身在生长过程中,为防止灰色霉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
这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科学家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它确实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把粘稠的血液变稀,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因而可以用来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还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因它有抑制肿瘤的雌激素样作用,凡是与雌激素升高有关的,譬如乳腺癌、子宫肌瘤等肿瘤和疾病,它都有辅助疗效。
不光是心血管和预防肿瘤需要白藜芦醇,我们身体里因为自由基增多而引起的退行性病变,也都需要它帮忙。比如老年人经常见到的关节炎,就是因为关节腔里自由基太多,引发无菌性炎症,以致关节内垃圾过多,各个零件无法正常磨合,恶性循环造成的。
还有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过敏,其实也不单单是因为城市里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因为身心承受的压力过大、摄取精加工的含自由基的食物过多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过少,导致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自家人都不认识自家人了,就发生了过敏症状。
一般经常喝红酒的女性,脸色都比较明亮、干净,脸上也很少有严重的斑。那是因为红酒除了能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帮助把滞留在皮肤下的自由基清除走,恢复皮肤的透明。
因为白藜芦醇的抗菌、抗炎、抗过敏,以及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能力,美国人艾尔.敏德尔在编辑《抗衰老圣典》一书时,将白藜芦醇列为“100种最热门的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
不过,只吃葡萄,即使把皮通通吃掉,也还达不到像法国人那样幸运的目的。专家发现,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每升仅为几微克,没有任何治疗的作用。而在葡萄酒发酵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酒中白藜芦醇的数量骤然增加。和很多发酵食物一样,有益的发酵过程就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葡萄酒由此具有了保健功效。
一些多年从事葡萄酒发酵机理研究的专家认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单宁酸等等功效成分的含量,与葡萄酒酿造时所采用的葡萄品种、发酵方法、澄清方式、储存方式及储存时间的长短,都大有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足够多的白藜芦醇,一般而言,干白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仅为干红葡萄酒中的15%左右。这是因为它们的发酵方式不一样:干白葡萄酒仅以果汁与果肉发酵,而干红葡萄酒则是带皮发酵。的确,从养生角度而言,我们要更加偏爱干红,而非干白。
通常,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是鉴别优质酒与劣质酒的一项重要标志。优秀的干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一般每升能达到5—10毫克;而勾兑酒或生产技术落后厂家生产的酒,根本测不出白藜芦醇的含量。因此,并不是每一瓶葡萄酒都有益健康:优质的葡萄酒可以做到,而劣质酒,则会相反。当你为身体健康而干杯时,请记住,酒杯里一定要荡漾着优质的干红葡萄酒!
这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科学家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它确实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把粘稠的血液变稀,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因而可以用来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还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因它有抑制肿瘤的雌激素样作用,凡是与雌激素升高有关的,譬如乳腺癌、子宫肌瘤等肿瘤和疾病,它都有辅助疗效。
不光是心血管和预防肿瘤需要白藜芦醇,我们身体里因为自由基增多而引起的退行性病变,也都需要它帮忙。比如老年人经常见到的关节炎,就是因为关节腔里自由基太多,引发无菌性炎症,以致关节内垃圾过多,各个零件无法正常磨合,恶性循环造成的。
还有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过敏,其实也不单单是因为城市里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因为身心承受的压力过大、摄取精加工的含自由基的食物过多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过少,导致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自家人都不认识自家人了,就发生了过敏症状。
一般经常喝红酒的女性,脸色都比较明亮、干净,脸上也很少有严重的斑。那是因为红酒除了能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帮助把滞留在皮肤下的自由基清除走,恢复皮肤的透明。
因为白藜芦醇的抗菌、抗炎、抗过敏,以及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能力,美国人艾尔.敏德尔在编辑《抗衰老圣典》一书时,将白藜芦醇列为“100种最热门的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
不过,只吃葡萄,即使把皮通通吃掉,也还达不到像法国人那样幸运的目的。专家发现,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每升仅为几微克,没有任何治疗的作用。而在葡萄酒发酵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酒中白藜芦醇的数量骤然增加。和很多发酵食物一样,有益的发酵过程就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葡萄酒由此具有了保健功效。
一些多年从事葡萄酒发酵机理研究的专家认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单宁酸等等功效成分的含量,与葡萄酒酿造时所采用的葡萄品种、发酵方法、澄清方式、储存方式及储存时间的长短,都大有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足够多的白藜芦醇,一般而言,干白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仅为干红葡萄酒中的15%左右。这是因为它们的发酵方式不一样:干白葡萄酒仅以果汁与果肉发酵,而干红葡萄酒则是带皮发酵。的确,从养生角度而言,我们要更加偏爱干红,而非干白。
通常,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是鉴别优质酒与劣质酒的一项重要标志。优秀的干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一般每升能达到5—10毫克;而勾兑酒或生产技术落后厂家生产的酒,根本测不出白藜芦醇的含量。因此,并不是每一瓶葡萄酒都有益健康:优质的葡萄酒可以做到,而劣质酒,则会相反。当你为身体健康而干杯时,请记住,酒杯里一定要荡漾着优质的干红葡萄酒!
红酒中的白藜芦醇-防治肾结石
肾脏是身体新陈代谢、排除废物、排毒的重要器官。全身的血液每小时经过肾脏二十次,血液里新陈代谢的废物透过肾脏过滤变成尿、排出体外。肾脏功能失调会引起腰酸背痛、水肿、血液中有尿毒、高血压、尿道发炎、疲倦、失眠、耳鸣、脱发、视力模糊、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恐惧感,甚至神经错乱。
任何进入身体的饮料、食物、空气和情绪压力所产生的毒素都会经过肾脏,如果污染物质太多,造成肾脏负担太重,短期也许会出现阻塞、发炎现象,长期则有结石、功能衰退、血液不干净等各种毛病,最严重情况要靠人工洗肾清除血液污染,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红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和丹宁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活性氧消除功能,可清除血液中的过氧化物,所含白藜芦醇有抗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适量饮用一点葡萄酒对肾脏、对身体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肝功能不好就不能饮酒。
葡萄酒可防治肾结石
德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肾结石。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医学家们最近指出:多饮用饮料可以防止肾结石的传统说法并不科学,也不全面,最重要的是要看饮用何种饮料,通过对4、5万健康人和病人的临床观察,研究人员确认,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的人,不易得肾结石。
研究人员发现,适量饮用不同饮的人,得肾结石的风险也不一样,每天饮用四分之一公升咖啡的人,得肾结石的风险要比无此习惯的人低10%;常饮红茶则要低14%;而常饮葡萄酒的人得肾结石的机会最少-,得病的风险要比无习惯的人低36%。
相关论文
白藜芦醇对人类肾细胞癌细胞RCC细胞株分泌介白素-6之影响
訂閱:
文章 (Atom)